拓斯达未来前景好不好,拓斯达吴丰义创业经历

                 
文章简介:  拓斯达未来前景好不好,拓斯达吴丰义创业经历  拓斯达是民营企业,仅用了10年就登上资本市场,成为广东省机器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上市以后,拓斯达更是业绩猛增,在5年之内从4

  拓斯达未来前景好不好,拓斯达吴丰义创业经历

  拓斯达是民营企业,仅用了10年就登上资本市场,成为广东省机器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上市以后,拓斯达更是业绩猛增,在5年之内从4亿余元增长至超过32亿元。
  现在,拓斯达在国内已累计服务超过15000家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富士康、比亚迪、长城汽车等知名企业,并在全球设立了40多个办事处及服务网络,产品及服务覆盖亚、美、欧、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拓斯达吴丰义创业经历,10万元起家的行业龙头
  鲜有人知的是,这家广东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的“前身”,却是一家斥资10万元创办的小型销售企业。
  2001年,拓斯达创始人吴丰礼退伍后来到广东东莞,做起了销售工作,月薪仅有600元。但对于这第一份工作,吴丰礼兢兢业业,第8个月之后就连续两年蝉联销售冠军。
  2004年,积攒下第一桶金后,吴丰礼和一个同事凑了10万块钱,一起创办了一家小公司,销售注塑机的周边设备。
  乘着中国“入世”后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吴丰礼和同事创办的小企业迅速崛起,仅仅用了3年,当时只有27岁的吴丰礼就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0万。
  但吴丰礼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恶劣、枯燥、对人体有伤害的工作环境不改变,那么中国制造的人口红利的时代并不能持续长久。他至今还记得一件小事:一次去客户现场,有个班组长提出与吴丰礼扳手腕,吴丰礼发现他只有四根手指,原来,这位班组长在开注塑机的时候,模具合上了,手却没来得及抽出。
  如何通过自动化技术,让工人们不再用身体去换钱?带着让工业文明回归自然之美的愿景,2007年,吴丰礼与合作伙伴一起,以50万元的启动资金创立了拓斯达,从自动化塑胶周边设备领域开始,启动了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拓斯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
  彼时,国内尚无民营企业未涉足自动化设备领域,拓斯达创始团队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就在全国到处寻找自动化领域的知名技术人员,逐一登门拜访寻求技术支持。
  在专家的支持下,2008年,拓斯达研发出新型节能三机一体,省电70%以上,并在行业首创直接冷却160度水温机,降温速度缩短80%;2009年,拓斯达成为海天注塑机合格配套供应商,成交客户量突破一千家。
  此后,拓斯达开始进军机械手领域。2010年,拓斯达与清华大学联手,引入最先进企业管理理念,成立拓斯达商学院;并购机械手生产厂商,成为自动化系统输出全套产业链运营商,并在2011年自主研发出第一款机械手控制系统。借助自主创新,拓斯达的控制系统硬件成本只需1300元,是当时从日本采购的控制系统成本的1/10。
  从2011年到2014年,拓斯达自主研发的三轴、五轴伺服机械手陆续下线,将机械手产品做到了全国领先,更实现了进口替代。
  期间,拓斯达还重视用好资本的力量。2013年,成立仅仅6年的拓斯达就引入兴证创投,筹备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5000多万;2014年11月,拓斯达又启动第二轮融资,引入包括达晨创丰在内的四家机构,总融资7600万元。
  几乎同一时间,拓斯达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推动核心员工持股,于2014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拓斯达还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上市辅导登记,IPO申请于2015年7月获证监会受理,2017年2月成功登陆深交所,从预披露到过会只用了538天,被誉为“火速过会”。
  登陆资本市场以来,拓斯达进一步加快了成长步伐。从2017年到2020年的4年间,拓斯达营业收入从7.64亿元增长到27.55亿元,营收规模增长近4倍,归母净利润从1.38亿元增长到5.2亿元,净利润增长了近3.8倍。
  如今,从生产环境建设及管理,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等智能装备,再到自动化解决方案、注塑机辅机及中央供料系统等各环节,拓斯达都能为制造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全方位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并成为业内营收最高、增长最快的机器人企业之一:刚刚过去的2021年,拓斯达实现营业收入32.93亿元,连续第9年保持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率。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声明:股票分析结果不是交易决策,只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