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化工: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6.16亿元 同比增长141.48%
中盐化工(600328)发布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4.12亿元,同比增长86.5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增长141.48%;基本每股收益为0.6432元。中盐化工: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6.6%
中盐化工(600328)发布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4.13亿元,同比增长37.5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166.61%;基本每股收益为1.54元。中盐化工2021年度拟10派4.7元
中盐化工4月22日公布2021年年度分红预案:以9.58亿股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7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4.5亿元。中盐化工2021年涨150.67%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中盐化工报收于16.41元,较2020年末的6.55元(前复权价)上涨150.67%。1月13日,中盐化工盘中最低价报6.04元,股价触及全年最低点,9月17日股价最高见31.00元,最高点相较于年初最大涨幅达到373.53%。2021年度共计11次涨停收盘,6次跌停收盘。中盐化工当前最新总市值157.15亿元,在化学原料板块市值排名24/65,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131/4604。中盐化工(600328):盐化工行业龙头 享纯碱持续景气
类别:公司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庄汀洲 日期:2022-05-18国内盐化工行业龙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中盐化工是国内纯碱龙头(21 年名义产能390 万吨,国内第一),近年通过自建和收购持续提升纯碱产能,同时业务延伸至氯碱等领域。我们看好公司基于:1)光伏玻璃/碳酸锂领域带来显著纯碱需求增量,碳中和下纯碱新增产能受限,测算22-24 年纯碱供给整体偏紧,行业有望持续景气;2)公司纯碱主要位于青海/内蒙古,低价原煤/石灰石/原盐等采购成本优势显著,发投碱业整合依托煤、盐资源盈利再上台阶,且远期再新增90 万吨产能;3)氯碱依托一体化成本领先,金属钠/氯酸钠业务有望发展稳健,盐化工项目审批难,公司享受持续行业景气。我们预计公司22-24 年EPS2.74/2.53/2.90元,参考可比公司Wind 一致预期22 年平均7xPE,考虑公司盐化工龙头地位,给予22 年8xPE 估值,目标价21.92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光伏玻璃/碳酸锂领域带来显著纯碱需求增量,浮法玻璃需求有望逐步复苏玻璃对纯碱需求占比超70%,21 年国内纯碱消费量2664 万吨(yoy+9%,CAGR11-21 年3.3%)。碳中和下光伏玻璃对纯碱需求显著提升,碳酸锂沉锂亦大量消耗纯碱,我们测算22-25 年分别带动新增需求104/131/152/182万吨和25/34/38/46 万吨;浮法玻璃短期受地产低迷拖累,但稳增长下需求有望逐步复苏。环保/能耗限制下纯碱新增产能受限且落后产能将出清,我们测算22-25 年行业供给缺口32/42/97/3 万吨,短期5-7 月传统检修季,而光伏玻璃需求强劲,亦有望支撑纯碱价格。我们预计公司22-24 年纯碱平均单价2100/1900/1900 元/吨,考虑未来良好的供给格局,实际有望更景气。
资源优势助力公司纯碱工艺降本,发投碱业整合及未来新产能增量可期公司主体纯碱产能位于青海/内蒙古,分别为昆仑碱业(155 万吨/氨碱法/青海海西)/发投碱业(140 万吨/氨碱法/青海海西)/纯碱分公司(35 万吨/氨碱法/内蒙古阿拉善),外购原材料价格较竞争对手更低。另一方面,发投碱业系21 年新收购子公司,且自有盐湖及煤矿资源,随着整合完成其管理效能有望提升,且后续仍有90 万吨/年产能将落地,整体而言发投碱业资产注入有望为公司贡献持续的增量业绩。
烧碱/氯化铵等基础化工品价格维持景气,精细化工品业务有望稳健发展19 年公司与中盐吉兰泰集团重大资产重组完毕,新增36/40/65/8 万吨烧碱/PVC/氯化铵/糊树脂等业务,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且短期而言烧碱/氯化铵分别在氧化铝、农业种植需求带动下价格有望维持景气。金属钠产能全球第一,年产能6.5 万吨具备显著的技术和规模优势,高纯钠产品亦步入收获期,依托产业转移金属锂业务等将有新看点。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并购重组标的整合不力的风险。
中盐化工(600328):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发投碱业收购完成
类别:公司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汪强 日期:2022-04-22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及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实现收入134.13 亿元(同比+37.54%),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 亿元(同比+166.61%),22Q1 实现营收44.12 亿元(同比+86.57%),实现归母净利润6.16 亿元(同比+141.48%)。
各项业务经营稳健,规模优势不断增强:公司业务以盐化工为主,主营以纯碱、烧碱、PVC、糊树脂、氯化铵为代表的基础化工产品,以金属钠、氯酸钠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以少量精制盐、工业盐等为代表的盐产品以及以苁蓉益肾颗粒、复方甘草片等为代表的医药、保健产品。报告期公司各项业务经营稳健,在新冠疫情逐步好转的背景下主要产品纯碱、聚氯乙烯、烧碱等价格均实现同比上涨,同时金属钠等产品销量同比增加,根据公告,报告期公司金属钠、氯酸钠产品产量实现15.9 万吨,同比+9.27%,纯碱产品产量实现311.3 万吨,同比+22.4%,糊树脂产品产量实现8.73 万吨,同比+73.6%,烧碱产品产量实现37.8 万吨,同比+0.96%,氯化铵产品产量实现83.8 万吨,同比+5.96%,共同为公司盈利能力提供坚实保障。公司不断增加自身规模优势,根据公告,报告期公司成功收购青海发投碱业100%股权,纯碱产能达380 万吨/年,位居全国第一,此外,2021 年公司糊树脂二期项目投产,当前高分子公司年产4 万吨糊状PVC 项目已运行正常,公司糊树脂产能已由2020 年的4 万吨/年提升至8 万吨/年,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做出贡献。根据公告,当前公司还有电解生产金属锂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吉兰泰盐湖湖盐开采工艺技术改造项目、氯碱化工DCS 合规升级改造项目、兰太钠业DCS 搬迁改造项目等多个项目仍在按计划实施过程中,未来随着各项目陆续结项,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当前最大纯碱企业,未来受益行业景气:根据公告,通过在2021 年成功实现对青海发投碱业100%股权的收购,当前公司纯碱产能已由2020 年的240 万吨/年提升至380 万吨/年,已成为当前我国产能最大的纯碱生产企业。展望未来,我国纯碱行业有望在供需双侧利好下景气上行。需求端,在我国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光伏和锂电行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纯碱形成较大需求,供给端,合成法纯碱作为生产过程高耗能且副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产品,未来较难有大规模新产能投放,在当前环保政策不断趋严的背景下大概率仅有天然碱产能有望逐步扩张,在此背景下,公司作为纯碱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202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6.8 亿元、28.0 亿元、29.8 亿元,给予买入-A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不及预期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声明:股票分析结果不是交易决策,只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