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为科技(603496)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点评:网络可视化重回增长 智能系统平台不断发力
类别:公司 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泽原/丁奇/潘儒琛 日期:2022-04-29
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重回增长轨道,预计未来政府需求有望呈回暖趋势,运营商、金融等行业需求持续显现。智能系统平台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开拓以智能巡检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运维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事项: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和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27.21%;实现归母净利润5344 万元,同比增长46.83%;实现扣非净利润1012 万元,同比下降67.26%。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1 亿元,同比增长27.38%;实现归母净利润2192 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905万元,均扭亏为盈。
网络可视化业务重回增长轨道,智能系统平台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分产品线来看:2021 年,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实现营收3.19 亿元,同比增长8.96%,继2019、2020 年经历波动后重回增长轨道,同时由于疫情、芯片供应影响,部分项目进展延迟,下半年确认收入1.09 亿元;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48.82%,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毛利率方面,网络可视化业务降低5.68pcts 至49.88%,智能系统平台业务提升3.17pcts 至21.6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5.62%,同比降低3.39pcts。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12%至3475 万元,费用率达到5.12%;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35%至5324 万元,费用率达到7.85%;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03%至1.34 亿元,费用率达到19.74%。公司2021 年客户集中度有所提升,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79 亿元,占比为55.87%,同比提升16.22pcts。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坚持研发投入。在网络可视化方向,运营商5G 建设带动产品部署,政府领域需求开始呈现回暖趋势,金融等行业需求增长明显,叠加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公司对未来的市场空间与趋势保持乐观,2021 年公司中标中国移动网络可视化汇聚分流产品集采订单,总计中标金额约1.63 亿元;同时,公司相继展开移动网5G 业务控制系统、基于软件定义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系统、传输信号接入解析处理系统等项目的研发活动,以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智能系统平台方向,公司不断投入工业和新能源领域智能运维,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在已有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上进行延展,开发多场景轮式机器人产品,并开始投入光伏电站清扫巡检机器人、可视化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研发,以积极拓展能源、水务、电力、石化、光伏等市场领域。
募投项目有序推进,有望提升生产制造与供应链能力。2021 年,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47 亿元,其中1.8 亿元用于新建年产30 万台网络及计算设备项目,6195 万元用于国产自主信息化技术升级与产品研发项目,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目前,募投项目正在稳步实施中,公司位于嘉善中新现代产业园的智能制造及服务基地预计于2022 年底开始投产,届时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实现供应链体系闭环,为公司网络可视化和国产信息化业务方向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风险因素:网络可视化下游需求改善不及预期,智能运维拓展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年报数据,上调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至0.93/1.19 亿元(原预测0.65/1.02 亿元),新增2024 年净利润预测1.52 亿元,对应EPS0.41/0.52/0.67 元。参考可比公司中新赛克的估值水平30x PE,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市值28 亿元(对应30 倍PE),对应目标价12 元,维持“增持”评级。
恒为科技(603496):业绩符合预期 大客户战略已显成效
类别:公司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沐华/李雪薇 日期:2022-04-29
本报告导读:
受疫情及缺芯影响,公司20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滑,符合市场预期。2022年一季度业绩已有明显改善,看好公司双赛道下的成长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下调至13.65 元。受疫情影响,下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4 年营收分别为8.63(-3.66)/10.97(-7.64)/
14.28 亿元,EPS 分别为0.39(-0.18)/
0.49(-0.52)/0.75
元。目标价下调至13.65 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1 年实现营收6.78 亿元(YOY+27.21%),实现归母净利润5,344.03 万元(YOY+46.8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1.81 万元(YOY-67.26%),业绩符合预期。扣非后净利润下滑主要系缺芯及疫情影响导致。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1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192.25 万元,重回历史高位。
智能系统平台继续保持高增,大客户战略成效显著。公司2021年智能系统平台收入3.37 亿元,同比增长48.82%,收入高增的同时毛利率也在提升,较去年同期提升3.17 个百分点。此外,公司第一大客户贡献营收1.56 亿元,营收占比达23.06%,大客户战略稳步推进,预计将继续高位增长。
毛利率受收入结构影响下滑,期间费用率维持稳定。受毛利较低的智能系统平台高增影响,毛利率下滑3.39 个百分点,但2022Q1 已出现提升迹象。随着网络可视化业务的提升以及智能系统平台自身毛利率的提升,预计未来将保持上行态势。期间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费用维持稳定增长。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风险、疫情反复导致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声明:股票分析结果不是交易决策,只做参考!